您的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肖斯塔科维奇作曲家、钢琴家——前奏曲 №2 a小调总体分析

发表于 2020-05-28 16:30:27 来源:教育行列火爆白百家号

总体分析:

第二首前奏曲整体由持续进行的十六的分音符构建而成,这会使人想起练习曲。重复的动机构成了此前奏曲的基础,第一个拍子的缺失赋予了它流动的力量。由始至终节奏律动平稳,与不变的力度相适应。乐曲最开始显示出的弱力度一直贯穿于整部乐曲之中,并用连贯的连音奏法与之统一。

前奏曲基本上是在a小调上进行的,从乐曲的开头和结尾来看a小调性相对明显,但在进行中调性并不像传统巴赫的前奏曲中那样清晰,并夹杂着大量的和弦外音,甚至传统意义上的和弦也并不明确,取而代之的是横向性流动的下行进行及辅助音进行。

这首前奏曲的音区上的特点并不那么容易引起注意,整首前奏曲除了最后的八小节外,几乎都处在同一音区之下。高音从小字一组的si到小字二组的so,在相对不大的六度间流动。低音大部分是从小字组的mi到小字一组的mi,这样在低音上拓展了应用音区。

音域上的特点更不容易被发现,在第一个反复动机中,外声部间的十二度为声部的位置设立了规范,在以后的乐曲的也是如此。这个十二度变化并不大,最大飞变化是扩展到两个八度,或者减小到六度。音符框架高低声部间大多数的间距是十一度。

以上这些音乐元素的等值性特点更加突出了其它音乐内容的表现力。正如每一个独立主题下重复动机的和弦构成产生了相对强烈的和声对比以及不同的旋律线条的运动,将听者注意力更多转移到了多变的和声色彩与横向旋律的歌唱上。

再如,音域虽然总体变化不大,但恰恰凸显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在音域形成最窄音区层时,甚至运用小二度及变化音,达到了独特的语调吸引力。

图文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