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5-04-29 14:46:43 来源:中国管弦网 点击量:26
导读
演奏者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表演,然而,表演体验的质量却可能会截然不同,从极度焦虑到超越和狂喜。问题在于,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些截然不同的体验?关于音乐表演情感的研究虽多,但大部分都集中在最痛苦的方面:表演焦虑。关于表演焦虑的成因、表现方式以及对抗它的方法,已有诸多文献。然而,事实上,也有一些表演者将他们的表演描述为极具愉悦感,甚至是生命中最值得奖赏的时刻,我们对这些积极表演体验的了解相对较少。
研究愉悦的表演体验的必要性
表演者如何描述这些高峰体验?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些愉悦的表演体验?这些体验通常包含哪些情感?那些始终享受表演的表演者与那些不完全享受或遭受焦虑之苦的表演者之间存在何种差异?表演体验的质量是否与表演者的性别、年龄、音乐类型或地位相关?在演奏者中,高度愉悦的表演体验有多频繁?我们能从享受表演的表演者那里学到什么,并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改善自己的的表演体验?愉悦的表演体验值得因其内在奖励性而被研究。
音乐被一些人称为“情感的语言”。尽管人们被音乐吸引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音乐似乎能增强他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积极情感、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成就等),而情感在其中扮演了核心角色。音乐如何以及为何能引发情感是音乐心理学的中心主题,也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主题。音乐表演中的情感反应涉及多个复杂过程,即使是在相对简单的听音乐活动中。音乐作品的特性及其音乐特征、表演者的表达性、情境、作品的熟悉程度、听众的偏好、他们与非音乐领域的联想以及当前的情感状态和个人特点等因素都会影响听众在聆听音乐时所体验的情感。
此外,在表演中,演奏者面临着一系列需求,这些需求也会影响他们的情感体验。例如,表演者需要巧妙地应对表演作品的高难度体力和智力要求,同时使他们的音乐富有表现力。然而,人类在同时处理多个项目上有能力限制,这迫使表演者在需要有意识控制的表演方面做出选择。这些选择可能成为表演者的压力源,因为这意味着放弃对其他音乐创作方面的有意识控制。此外,当表演者在观众面前演奏时,他们单独体验的情感在观众出现时会发生巨大变化。观众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引发新的情感,这些情感会增加体验的复杂性,包括因在观众面前表演可能出现的错误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惧,或因表演而产生的兴奋和超越感等。
音乐表演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恐惧和焦虑是面对真实或想象的危险时的正常反应,本身并非疾病。然而,当恐惧和焦虑的频率和、持续时间超出情境下的合理性,并且妨碍了正常生活时,就会出现恐惧/焦虑障碍。在表演中出现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正常的,甚至对表演结果有益,但问题出现在表演者的情感变得对表演有害或影响个人功能时。研究人员通常用“音乐表演焦虑”(MPA)这个术语来描述“在公共场合进行音乐表演时产生的显著、有时令人衰弱的恐惧”。它往往会影响演奏者的一生,与训练年限、练习时间和音乐成就相对独立。MPA 的症状可能严重影响表演者的各个方面:心理(情感和认知)、身体和行为。其心理表现包括表演者的主观焦虑感、注意力不集中和负面思维。表演者因担心表演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而感到焦虑,这些错误可能会在观众面前暴露他们想象中的不足,从而引发尴尬和羞耻感。主观的焦虑体验伴随着身体症状,如心率加快、心悸、呼吸急促、换气过度、口干、出汗、恶心、腹泻和头晕等,这些身体症状可能反过来增强表演者的无能为力感。行为层面的MPA包括焦虑的外在表现,如颤抖或显得异常僵硬、苍白。所有这些表现似乎都能相互强化,从而使表演者的注意力从手头的任务中转移,引发负面循环,导致表演质量下降和更多焦虑。MPA 可以对表演者的职业生涯和个人身份产生巨大影响。
音乐表演中的积极体验
“没有什么比表演更让我快乐……当我演奏时,我感到快乐……我变成了另一个人,这让我如此快乐!”——曼纽尔,竖琴演奏家
随着一般心理学趋势的转变,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者也开始更多地关注积极情感。
基于当前的幸福感理论,积极的表演体验被认为源于积极情感、投入和意义这三种主要元素的存在和平衡。
大多数音乐表演研究集中在探究表演与投入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与心流状态相关的投入。心流状态是高度积极体验的一个核心概念,广泛应用于体育领域,现在在音乐领域也变得普遍起来。
心流一词是由Csikszentmihalyi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用来描述人们在完全投入并沉浸在一项活动时所体验到的特定意识状态,这种状态伴随着最佳的唤醒水平。这种体验的特征是完全专注于当前时刻、行动与意识的融合、失去自我反思的意识、对行动的控制感、时间感的扭曲,以及活动本身内在的回报性——过程的重要性超过了目标本身。
心流状态的发生需要满足一些条件,例如挑战与技能的匹配(以防止无聊和焦虑)、明确的目标和即时的反馈。进入心流状态需要注意力完全被当前活动所吸收,不允许其他刺激进入意识。这种意识的有序状态使得思想、感觉、愿望和行动协调一致。Csikszentmihalyi认为心流具有激励作用:一旦个体体验过心流状态,他们就会寻求重复这种体验,持续参与并回归这项活动。这种持续的参与会带来技能的提升,新的心流机会也会随之而来。
为了理解并最终提升表演者在表演中的情感,我们首先需要解释什么是情感。对情感的简短概述将有助于强调情感体验的复杂性。情感是什么?情感是对个体重要事件的反应。情感是主观体验,其核心是愉悦或痛苦的感觉。它们是整体反应,包括认知和身体过程,并且是重要的,因为它们决定了主观体验的质量,并且涉及行动准备的变化:一种准备接近、撤退或转移注意力的变化;一种准备行动但不知道采取何种行动的兴奋变化;或者一种停止行动、变得被动和失去兴趣的变化。
例如,如果个体将表演视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目标的机会,他们可能会体验到积极的情绪;相反,如果表演被视为威胁或挑战,可能会引发焦虑等负面情绪。
情感的评估与应对
情感是音乐表演体验的核心,它的产生源于个体对环境事件的主观评估。在表演场景中,表演者依据自身的认知模式和经验,对即刻情境进行解读,判断其对自己目标和价值观的潜在影响。这种评估并非是单纯的客观映射,而是融合了个性、过往经历及文化背景等多重因素。例如,一位对自身能力充满自信且过往表演经历多为正面反馈的演奏者,即使面对大型音乐会的紧张氛围,也可能将其视为展现自我和与观众深度交流的绝佳契机,从而引发积极情绪。相反,若演奏者曾经历过表演失误带来的挫折,或者对自我能力存在怀疑,那么相同的表演场合便可能被评估为威胁,进而触发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情感一旦产生,便驱动个体采取特定的应对行为。积极情感促使表演者更主动地投入到演奏中,而消极情感则可能使表演者采取回避或防御性行为,如过度紧张导致演奏僵硬,或者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无法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最终陷入表演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
表演的积极体验与消极体验
音乐表演中,积极与消极体验在多个层面呈现出显著差异。生理唤醒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积极体验时,表演者的生理唤醒处于适度水平,表现为心跳规律加快、呼吸平稳且略深,这种状态下身体既能为演奏提供充足能量,又不会因过度紧张产生不适。此时,大脑的认知功能高效运转,注意力高度集中于音乐本身,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具有良好的屏蔽能力。而在消极体验,尤其是音乐表演焦虑(MPA)状态下,生理唤醒往往过度且紊乱。心跳急促、呼吸浅而急促、手心出汗、肌肉紧张等现象接踵而至。大脑被焦虑情绪占据,注意力分散,难以聚焦于演奏任务,原本熟练的技巧也可能因身体的僵硬和不协调而失误频频。一场受到MPA影响的音乐会,演奏者可能会频繁出现错音、节奏不稳等问题,表演效果大打折扣。
认知评估层面,积极体验源于表演者对自身能力与表演挑战之间平衡的乐观认知。他们通常将表演视为自我实现和艺术探索的平台,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持有可解决的信念。相反,消极体验中的表演者往往高估挑战难度,低估自身能力,陷入对失败后果的灾难化想象中。
情感体验上,积极状态充满喜悦、自豪、满足等正向情绪,这些情绪相互交织,提升表演者的幸福感和内在动力。而焦虑、恐惧、羞耻等消极情绪则在负面体验中占据主导,相互强化,使表演者陷入心理痛苦的泥沼。
行为表现方面,积极体验促使演奏者更加自信,肢体语言自然流畅,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演奏技巧得以充分展现。消极体验则导致行为封闭、僵硬,演奏者可能为了避免失误而过度谨慎,或因紧张而出现动作变形,无法有效传达音乐情感,与观众的交流也变得困难重重。
提升积极体验的实践策略
音乐教育中的积极体验培养
音乐教育是塑造表演者积极体验的基础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与表达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情境模拟等,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在初学阶段,选取难度适中的曲目,让学生在练习和表演中逐步建立自信心。同时,营造鼓励性的学习氛围,当学生在表演中出现失误时,避免严厉批评,而是给予建设性反馈,引导他们从中学习和成长。例如,组织小型的音乐分享会,让学生在非正式场合展示学习成果,分享音乐感悟,这种积极的初始表演经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正式表演中保持积极心态。
表演准备中的积极体验塑造
在正式表演前的准备阶段,表演者可采取一系列策略来塑造积极体验。充分的曲目准备是关键,深入研究乐曲的背景、结构和情感内涵,使自己在表演时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增强自信心。制定合理的练习计划,将复杂曲目分解为小段落,逐步攻克技术难点,通过反复练习确保演奏的熟练度。此外,心理调适技巧也至关重要。表演者可以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在每天的练习开始前和结束时,反复对自己说积极的话语,如 “我能够出色地完成这场表演”,逐渐改变潜意识中的自我认知。进行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从头部到脚部逐步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缓解身体紧张,进而减轻心理压力。通过模拟表演环境进行彩排,邀请朋友或家人作为观众,提前适应正式表演的氛围,减少因环境变化带来的焦虑。
表演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强化
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认知与情感,以强化积极体验。将注意力聚焦于音乐本身,感受音符的流动、旋律的起伏和和声的变化,沉浸在音乐的艺术世界中,而非过度关注观众的反应或可能出现的失误。
表演后的积极体验巩固与反思
表演结束后,及时巩固和反思积极体验有助于提升未来的表演质量。回顾表演中的亮点和成功之处,记录下自己的出色表现,强化积极记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避免过度自责,而是将其视为进一步提升的契机。例如,如果在演奏中的某个高音部分出现了一点瑕疵,不要一味否定整个表演,而是思考是因为什么问题导致的,然后在后续练习中针对性地改进。
总结
综上所述,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体验是复杂且多样的,既可能陷入音乐表演焦虑的泥沼,也能抵达积极体验的高峰。通过深入理解情感的评估与应对机制,对比分析积极与消极体验的差异,并在音乐教育、表演准备、表演过程和表演后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实践策略,我们就能够逐步提升音乐表演中积极体验的质量和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