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美育时代全面来临:如何以美育人,向美而生?

发表于 2024-01-04 09:22:03 来源:中国管弦网 点击量:212

导语

美育是一种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实施美育不仅是传授绘画、音乐等艺术知识,更需要培养一颗“美丽心灵”,它是一种对美的态度和追求,是对世界的独特感知和理解。在当今社会,美育因其对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而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美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它也逐渐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为何美育如此重要?我们又该如何让美育的种子生根发芽呢?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针对以上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

文章内容概览

一、什么是美育?

二、为何美育如此重要

三、如何让美育的种子生根发芽

PART 01

什么是美育?

百年前,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美育与人生》一文中提出:

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塑造全面完整的人,也正是美育的宗旨。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

美育所追求的,并不是抽象的美学理论,而是通过美的陶冶来影响人的情感、品格和行为。它涵盖美术、音乐、文学、自然、人文等方面,学习绘画、欣赏音乐、阅读文学作品、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都是美育的重要形式。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个体对美的感知能力审美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个体的情感和处世态度。当一个人在音乐中感悟到美,或者在自然中领略到美的时候,他的心灵会得到升华,对世界也会产生更加积极的认知。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指出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扫码查看《意见》全文

《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政府对推进美育工作的重视达到了全新的高度。首先,这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同时,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种艺术形式,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这对于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升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它在普及强化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将艺术类课程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将促使学校和教师更加重视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校也将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健康成长。

此外,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有助于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他们将为社会的文化艺术事业注入新鲜活力。这将推动全社会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提高,促进文化传承与艺术发展

综上所述,《意见》的出台将为学生、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变化,有助于培养更多有才华、有情怀的新时代人才。

PART 02

为何美育如此重要

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个体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传承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美育的价值和意义愈发凸显。那么,具体而言,美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何处?

美育能提升审美素养

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审美素养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美育能帮助个体培养审美情感。例如,通过学习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个体能够体验到不同的艺术创作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使自己在审美活动中更加理性、细腻地感知、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这不仅有助于强化个体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还可以提高个体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其次,美育能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美育教育,个体能够了解和理解不同艺术形式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内涵形成较为全面的审美观念。这种正确的审美观念能够帮助个体辨识和评价艺术作品,从而在多样化的审美体验中培养自己的审美品味和审美习惯。

美育能激发创造力与创新意识

二十一世纪是属于创新教育的时代,而美育在其中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首先,美育能够激发个体的创造力与创新意识。美育注重培养个体的审美情感,通过观摩、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激发他们对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从而点燃内在的创造欲望。艺术作品中的创新元素和独特视角,常常会启发个体从中获取灵感和创意的火花。通过美育这一环节,个体可以培养出对美的独到见解,进而不断发挥出创造力,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敏捷

其次,美育能够让个体从跨学科的角度去思考和创新。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通常涉及到多种艺术形式的学习,比如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这些艺术形式的交叉融合能让个体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个体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整合各种知识与技能,从而形成针对问题的多维度思考和解决能力。

美育能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发展

美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

首先,美育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不同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美育教育,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这不仅有利于文化传承,还能够让个体在民族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底蕴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从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其次,通过美育教育,个体还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促进文化的多元交流和融合,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只有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丰富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变化。

PART 01

如何让美育的种子生根发芽

在教育领域中,功利主义的现象并不少见,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倾向十分普遍,一直为社会各界所诟病。而美育则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思路,它强调情感的培养,为个体提供了感悟生活、审视自我、体验美的机会,让他们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公民。那么,如何让美育的种子生根发芽?

家长应引导孩子感受、欣赏、创造美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美育的最初播种地。因此,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感受、欣赏、创造美。

美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幅美丽的画作、一首动听的音乐,甚至是大自然中的一朵鲜花、一片落叶,都可以作为孩子感受美的方式。除了感受美和欣赏美,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去创造美,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绘画、手工制作、音乐表演等创造性活动,让他们在创造美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总之,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充当美育的引导者和启蒙者,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充满美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学校应推进美育建设,提升美育发展质量

首先,学校应注重美育资源的建设,培养学生对美的热爱与追求。美育的核心在于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因此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课程和活动,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引导学生深入感知美的存在和美的内涵,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让美育理念贯穿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其次,学校还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懂得美育教育方法、富有艺术修养的教师团队,充分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为学校美育注入更多新的活力。通过以上举措,学校能够全面推进美育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丰富其文化生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美育基础

发展社会美育,推动全民、全社会参与

发展社会美育,需要全民、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只有这样,美育的种子才能真正生根发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社会美育的发展,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社会美育体系建构,加大对美育活动的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美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其次,社会单位和文化机构也要积极参与美育的推广工作,举办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舞蹈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不同形式的艺术,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综上所述,要让美育的种子生根发芽,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种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个层面的支持和参与,包括家庭、学校、政府和其他社会单位等,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因此,切不可急于求成,而是要摒弃浮躁,理性对待美育工作,注重持续、系统地推进。只有这样,美育才能回归教育本真,不再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而是真正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否则,仅仅做一些表面功夫,是无法发挥出美育的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