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1-08-18 16:17:00 来源:中国管弦网 点击量:1067
8月2日,2021天津-中国管弦网&奥维斯第一届国际音乐节(中国管弦网第二届管乐大奖赛)暨中国第八届国际低音铜管艺术节在天津·津湾大剧院圆满落幕。这场音乐盛事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作为颇具规格和影响力的比赛,它吸引了众多参赛者的目光,为我国铜管事业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本次赛事中,诞生出了无数璀璨的明日之星。其中,长号(次中音长号&低音长号)职业组的金奖由王子恩获得,上低音号职业组的金奖由毕昕晨获得,大号职业组的金奖由赵浚贤获得,让我们为他们献上掌声与祝贺!
长号职业组金奖
王子恩
2014年 小学一年级时开始学习次中音长号,启蒙老师北京市青年交响管乐团艺术总监、驻团指挥韩多多老师。
2017年 小学四年级开始随中央音乐学院长号教授刘洋老师学习低音长号。
2019年 荣获津宝第五届国际音乐节(第三节长号大号大奖赛暨中国第七届国际低音铜管艺术节)长号少年组表演奖。
2019年 荣获“中国音乐小金钟”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管乐独奏展演管乐新秀奖、最具潜力奖。
2019年 以北京市低音长号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入北京市青年管乐团少年团。
2020年 以低音长号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2021年 荣获2021中国管弦网&奥维斯第一届国际音乐节(中国管弦网第二届管乐大奖赛)暨中国第八届国际低音铜管艺术节第四届长号大奖赛 长号职业组 金奖。
指导老师
刘洋
中国著名长号演奏家
中央音乐学院长号教授、博士生导师
管弦系副主任
铜管教研室主任
前德国莱茵州普法尔茨交响乐团长号副首席
中国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长号客座首席
瑞士Grenchen国际长号大赛评委
韩国Jeju国际管乐比赛评委
中国音协管乐协会低音铜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法国布菲集团古托长号代言人
津宝乐器艺术家
TromboneWorld长号艺术家
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十大管乐演奏家音乐会”
唯一长号演奏家代表
1991 年师从李复教授开始学习长号。199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赵瑞林教授。2000年被德国撒尔布里肯音乐学院录取,师从现斯图加特长号教授Henning Wiegr?be,并于2004年取得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硕士以上器乐最高学位。2005年任“德国莱因洲国家爱乐乐团”长号声部副首席职位,成为首位在欧洲A级乐团获得终身职位的华人长号演奏家。2006年,应中央音乐学院聘任回国任教;应“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邀请为客座长号首席。
刘洋2008 以来出版了《名师教你学长号》、《长号重奏曲集之长号四重奏》长号教材和CD 专辑 《长号风潮》《长号重奏曲集之二、三重奏》、《中国长号世界The Trombone World of China》,这也是中国出版的首张以长号重奏为主题的CD。
刘洋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0年学生张智桐获ITA(国际长号协会)比赛并列第一名,中国长号首位国际比赛第一名。2019年学生许泽炜的铜管重奏组获济州岛国际铜管比赛第二名。2010 年、2013 年、2016年三次全国比赛中,连续获得铜管比赛第1名;2008年以来毕业生先后被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广州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宁波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等乐团录取。
作为一名铜管教育家,应邀在美国南卡州音乐学院、德国斯图加特音乐学院、美国堪萨斯州大学音乐学院、丹麦皇家音乐学院、韩国首尔延世音乐学院及国内各音乐学院进行专家课。
当今活跃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的优秀长号演奏家教育家刘洋,希望并致立为中国的长号及铜管室内乐教学及演奏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获奖感言
大家好!我叫王子恩,今年14岁,来自北京,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初一年级学生。
首先,感谢大赛组委会提供了这样一个无以伦比的舞台,让我能够与来自全国各地音乐专业院校以及全国各专业演奏团体演奏员们同台竞技。同时我还要感谢各位评审老师对我的鼓励和认可。感谢我的专业老师,在低音长号演奏这条音乐之路上对我的鼓励与指导。
此次大赛不仅给我积累了宝贵的比赛经验,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我将以此为契机为起点,开启人生的追梦之旅,带着快乐,带着荣耀,也带着希望,在未来的音乐道路上努力奋进,争取走的更高、更远!
上低音号职业组金奖
毕昕晨
2018年考入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本科上低音号专业,师从任秋来教授。在校期间多次成功举办个人专场独奏音乐会。
8岁起学习上低音号演奏,先后师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马秉峰、苏溢、毕长安老师。
曾获得北京市第十九届学生艺术节个人项目展演(西乐)中荣获金奖。第五届“中国音乐小金钟”展演中获得特别荣誉证书,并被推荐参加音乐会演出。中国管弦网&奥维斯第一届国际音乐节暨中国管弦网第二届管乐大奖赛暨中国第八届国际低音铜管艺术节上低音号职业组金奖。
指导老师
任秋来
原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长号、上低音号演奏家
国家一级演奏员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中国管乐学会理事
中国长号、次中音号、大号联合会副主任
西安音乐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担任文化部(蒲公英杯)大赛评委;中国音乐小金钟比赛评委;津宝国际管乐音乐节长号、大号比赛评委;中国唯一最具影响力及权威性的管乐职业大赛,中央音乐学院管乐室内乐铜管独奏、重奏比赛评委。
作为演奏家,随国家交响乐团出访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世界各大著名音乐厅。如: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奥地利市政音乐厅、柏林爱乐音乐厅、日本三得利音乐厅等等。和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马泽尔、潘德列斯基及多名顶级艺术家合作和演出。并且受国内多所音乐院校和交响乐团的邀请,在各地举行独奏、重奏音乐会和大师班。作为长号教授多年来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长号、上低音号和大号音乐演奏人才,分别活跃在国内外音乐舞台及各大音乐院校。
获奖感言
首先感谢主办单位:中国管弦网、天津奥维斯乐器有限公司、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低音铜管专业委员会提供这次宝贵的机会;感谢任教授对我的悉心指导;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鼓励与帮助!
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的“低音铜管盛宴”。在此期间,我们在大师课上受到了多位老师的指导;聆听了多场精彩绝伦的音乐会;也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我很荣幸能够获得此次大奖赛上低音号职业组金奖。比赛的成绩仅仅是对过去的一个总结,任何荣誉都已成过去,脚踏实地的走好未来的每一步——笃行致远,砥砺前行。
大号职业组金奖
赵浚贤
2005年出生,9岁开始学习大号,启蒙老师深圳艺术学校钟校老师。初一考入深圳艺术学校,师从深圳艺术学校大号专业教师部志刚老师。
参加过诸多大师班,受到Anne Jelle Visser、Steve Rosse、Floyd Cooley、Chris Dickey、Sugiyama、Thomas、Sasha、Prof .Nickel Schedule、杨毅老师、李旌佐老师、李亚迪老师、王海宇老师等大师亲自指导并获得一致好评!尤其是于2019年1月到泰国参加大号大师班,受到了Roger Bobo亲自指导,并获得他高度的赞扬和肯定。今年4月份、就读于高一年级的赵浚贤同学又收到了瑞士Lucerne University of Apllied science and Arts 的录取通知书,这次能被破格录取,更加坚定了赵浚贤同学在艺术道路上的信心,厚德、远志、精艺、博学,赵浚贤同学将继续跟随欧洲著名大号演奏家、教育家Anne Jelle Visser教授学习。
2019年10月获得第六届香港大号及次中音号音乐节比赛第一名;
2019年11月获得深圳市花季杯青少年管乐大赛一等奖:
2020年8月获得中国管弦网第一届线上管乐大奖赛职业组二等奖;
2020年12月获得深圳管乐艺术节暨第七届深圳管乐云独奏组一等奖;
2020年12月获得华南地区第十一届管乐、打击乐独奏专业组一等奖;
2021年1月荣获首届新西兰国际铜管比赛第二名。
2021年8月荣获中国管弦网&奥维斯第一届国际音乐节(中国管弦网第二届管乐大奖赛)暨中国第八届国际低音铜管艺术节大号大奖赛 大号职业组 金奖。
指导老师
部志刚
深圳艺术学校大号专业教师
深圳管乐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长号大号联合会理事
中国管弦网-大号艺术家
天津津宝签约艺术家
199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师从赵继中、秦晋明、张贵禄老师。
在艺术学校工作期间所教的专业学生分别被克利夫兰音乐学院(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英)、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英)、因特劳肯艺术学院(美)、苏黎世艺术大学(瑞士)、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俄)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 星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一些国内外知名的音乐学院录取。
获奖感言
“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具天赋的,但一定是最勤奋的!”这是我的专业老师部老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在获奖的当天中午我还没来得及回味胜利的喜悦,就收到了部老师给我布置的作业BOZZA的《CONCERTINO》……
非常幸运能够在本届大赛中获得职业组的金奖。回想起自己从初一进入深圳艺术学校学习大号专业到高一的四年时间里,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跟着老师和师兄弟们练习早功,有时困到抱着号都能睡着…有几次怕早功迟到被老师批评,睡得糊里糊涂的我凌晨2、3点就跑到琴房开始练习了,经常嘴巴上起了小水泡老师还严厉的要求我们继续练习,有时看着别的同学在玩耍我们还在练习心里感觉到很委屈,可是当我站在闭幕式的舞台上接过金奖的奖状那一刻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天道酬勤!感谢老师对我曾经严厉的教导!感谢以前的勤奋和努力!同时也非常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对我学习音乐的支持,尤其是妈妈的一路陪伴。
通过这次比赛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同学,也发现了自己很多地方的不足,同时我将更加努力的学习,不断超越自己,不辜负老师和父母对我的期望!
赵浚贤
音乐无国界,它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学习音乐、成为朋友,这是一件让人十分兴奋的事。不管参赛选手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他们都已经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小小胜利。分离是为了更好的重逢,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重聚,互相分享对音乐的热爱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