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1-03-05 11:24:45 来源:中国管弦网 点击量:1345
江龙
陕西交响乐团团长
国家一级演奏家
乐团首席双簧管
陕西管乐学会副会长
接触双簧管纯属偶然
中国管弦网:您是怎么接触到双簧管这种乐器的?背后有什么小故事吗?
江龙:第一次接触双簧管这个乐器纯属偶然,现在回想起来也许真的是命运的安排吧。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西安音乐学院附中来学校招生,我本来是陪同学去考试的,没想到考场老师问我想不想试试,考试内容也非常简单,唱一首歌,模唱几个和弦,打个节奏之类的……结果我这个毫无音乐基础的白丁被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录取了,而那位会拉小提琴的同学却没考上,真是有些阴差阳错。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我才认识了双簧管这个乐器。
艰苦的生活条件磨练了意志
中国管弦网:能谈谈您早年的学习经历吗?
江龙: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更没有互联网,甚至连座机电话也没有,收音机都算是奢侈品了。作为学生,每天除了学习之外好像也无事可做了。人们最大的追求目标就是有个较好的生活条件,文化娱乐活动非常匮乏、单调。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这种艰苦的生活条件磨练了自己的意志。那个年代学习用的乐器都是学校提供的,很少有人能买得起乐器,更少有家庭买得起上千元的乐器。我当时从学校领到的是一支使用了20多年的旧乐器,尽管按键已经磨损得严重变形,使用起来非常困难,但我还是非常兴奋。此外,学习资料也非常短缺,乐谱都是互相传抄,也没有大师课,只能靠听一些老式的单声道唱片来学习和了解西方古典音乐。那时拥有一支自己的乐器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大的目标和梦想。
用高水准的演出吸引观众
中国管弦网:您参加过很多音乐会,如果想要打动听众,您认为哪些因素最为重要?
江龙:三十多年来,我参加的各种演出加起来应该有千余场次了。我觉得要想得到听众的认可,首先自己应该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无论水准高低先要态度认真。其次演奏标准要高(因人而异)。有很多音乐专业人士总是喜欢把上座率低,没有演出市场归咎到听众层次低,文化水平不高等原因。但是大家都知道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所向披靡,场场爆满,其中的原因只有一个:高水准。现在的听众很理性、很专业、很挑剔,想糊弄他们已经不可能了。看一场电影还要挑三拣四,更何况花钱去听一场音乐会,因此唯有高水平的演出才能得到听众的认可和喜爱。此外,在音乐会的作品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到听众的喜好和接受能力,雅俗共赏。先培养听众的兴趣,再逐渐引导听众去音乐的海洋遨游。
循序渐进,贵在坚持
中国管弦网:现在很多孩子都在学习双簧管,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您对他们有哪些建议?
江龙:现在学习乐器在我们国家已经相当普遍了,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音乐,学习乐器,很多孩子都能熟练地掌握一门乐器。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在学习中,我的建议就是八个字: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大家都知道,想要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乐器,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和练习,短则三五年,长则八九年都是很正常的。每一个成功演奏家的童年,相较于同龄人来说,要付出数倍的努力和汗水,都是一部血泪史。双簧管作为木管乐器组最重要,演奏最困难的乐器,要求演奏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最多的、最普遍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现在很多学习音乐的孩子并不喜欢音乐,只是出于某种原因才来学习音乐的,这样的孩子大多对音乐没有热情,更没有追求,只是把学习音乐当成一种升学的捷径,很难在音乐上有所成就。
二就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现在很多孩子刚开始学习乐器便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很高的目标,加之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一旦在学习过程中稍受挫折便中途放弃,半途而废。我衷心地希望学习乐器的孩子们首先都能够正确地认识学习音乐的意义和重要性,针对自己的情况和条件制定一个符合自己的长久的学习计划,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