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0-12-14 10:09:04 来源:互联网 点击量:2234
韩斐
杭州爱乐乐团长号首席
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管乐协会会员
中国管弦网-长号音乐家
TromboneWorld®长号音乐家
从小师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教授李大力学习长号。
2004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师从罗光鑫教授。2006在贺绿汀音乐厅举办了“17楼的圣诞老人”铜管五重奏音乐会。
2006年4月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举办首场个人长号独奏音乐会。
2008年在指挥张国勇教授的邀请下,作为长号首席参与了上海歌剧院在欧洲多国的巡演。同年于贺绿汀音乐厅再次举办由上海青年音乐交响乐团担任伴奏的长号独奏交响音乐会。
2008年考入德国慕尼黑音乐戏剧学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München),师从前柏林爱乐乐团首席Walfram Arndt攻读硕士文凭。2010-2011于慕尼黑交响乐团担任长号首席实习职位,同年考入奥格斯堡歌剧院担任长号首席实习职务。
2012年9月起至今,担任杭州爱乐乐团长号首席,随团出访多国演出,获得好评。
2017年录制出版首张重奏专辑(金色年华)。
2018年随文化部出访乌拉圭阿根廷等国,参与多场欢乐春节音乐会。
2019年随文化部出访智利,参与多场欢乐春节演出。
父母对我学习长号这件事有很多顾虑
中国管弦网:您是几岁开始学习长号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韩斐:我初一开始学习长号,当时为了上重点中学的艺术班,考的钢琴,但是竞争太激烈,正好那时候学校成立管乐团,所以我就被选去吹长号了。我记得当时我父母还是有很多顾虑的,最大的顾虑居然是怕我吹号以后肚子变得很大很胖,因为吹号要吸气,当然后来这些都被证实是瞎想了。我学了半年不到,恰逢上海宋庆龄少年宫交响乐团公开招生,于是就抱着锻炼胆子的想法去试试,结果没想到就这么被录取了,我还记得第一首排练的作品是晚会。
下定决心出国闯荡
中国管弦网: 您是几岁开始学习长号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韩斐:我是在2008年毕业后去德国读书的,其实当时上海有好几个乐团都向我伸出了橄榄枝,我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出国闯荡一番。记得出国前我的老师郝杰教授一直批评我,说我的音头不干净,但是那时候总感觉改不太过来。到了德国,第一节课Wolfram Arndt教授给了我一个非常简单的练习曲,可能也就目前初中生那种水平的曲子,我没在意,想着视谱就能吹下来。结果到了第二节课的时候,如此简单的练习曲我竟然冒了好几个泡,这时候才发现原来我对音头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从那天开始我就躲在了寝室地下室,经常练习到深夜三四点,当时有一股牛脾气,想着一定要练到任何时候发音都不能错,尽可能做到完美,我感觉那段时间是我最能静下心练习的时候。
在德国的第一个半年,我参加了NRD乐团实习长号的考试,那一次对我来说打击很大。在德国考试一般都是拉幕吹的曲子,但是我只吹了一小段就被喊停淘汰了,也正是那次考试让我认清了水平的差距。通过不断的练习,在第二年的NRD首席长号席位的考试中,我一路杀到决赛,并且成功考取了这个位置。可惜因为当时乐团长号首席缺席了考试,所以参与竞争这个职位的我被通知要重考,不过这也让我收获了信心,为之后在德国工作打下了一个基础。
国内外的学习氛围有差别
中国管弦网:国内外的教学方式是否存在很大的差异?
韩斐:国内外的教学其实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因为老师都很优秀。我觉得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氛围,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的孩子一般都能听懂民乐,因为我们从小就经常听到,而德国的孩子从小听的都是马勒、瓦格纳、贝多芬。双方受到的熏陶不一样,因此从骨子里对铜管的理解、对声音的追求就不同,这可能也是他们更加优秀的原因之一吧。
出国深造不要盲目
中国管弦网:现在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出国深造,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吗?
韩斐:现在的确有很多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对此我的建议是不要盲目。因为并不是你出了国留过学,回来就一定能找到工作,首先要对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好好考虑到底是出国留学还是如果国内有机会就先锻炼一阵子。
在国外固然有很好的音乐氛围,但是一般本科毕业出国深造也就两年的时间,要想指望这两年有突破式的发展,我觉得还是比较困难的。而且近两年国内乐团的水平越来越高,这对自己而言未必不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等到经验更丰富的时候出国深造,也许收获的成果会更多。
音乐无国界
中国管弦网:您参加过很多音乐会,您认为现场演奏的魅力在哪里?
韩斐:这些年我参加的音乐会有很多,印象深刻的包括去年的国庆天安门70周年庆典,北京国际音乐节节日乐团演出,杭爱十周年全套马勒的演出,以及我们重奏组参加的文化部欢乐春节的演出。对我来说每次现场演出都有新鲜感,音乐可以体现每个人每个时间段不同的人生阅历,可能更多的是对音乐的一种感悟。就像一个优秀的厨师,你面对的食材可能都是一样的,但是通过时间的积累,做出来食物的味道会根据时间的沉淀、人生的成长有所不同,而对我来说,音乐会就是通过我的演奏,把我对音乐的理解传递给观众,把美好的声音传递给每个人。记得在智利的欢乐春节演出中,我们重奏组面对着几万人观众吹响茉莉花的时候,他们会跟着你的节奏律动一起摇摆。我发现音乐真的无国界,音乐不仅能感动观众,也能感动我自己。
重视基础训练
中国管弦网:能给正在学习长号的孩子们一些建议吗?
韩斐:中国的孩子很多时候学习乐器是为了考试加分,因此他们并不会重视很基础的练习,比如长音练习,吐音练习和连音练习等,学习了没多久就开始演奏很难的作品了。
其实我觉得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个地基非常重要,曲子就是由长音、吐音、连音各种演奏法组合起来的,如果多花点时间去练习,之后的进步是非常快的,而且不会走弯路。除了要注重基础练习外,我们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学会用耳朵去听,培养孩子发现错误的能力,而不是自己一遍又一遍练习,有质量的半小时练习,其效果远远超过不停重复,但是完全不用耳朵听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