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音乐可以在一定的规则下有着不同的呈现方式——中国管弦网专访青年巴松演奏家杨玲

发表于 2020-10-29 13:38:45 来源:中国管弦网 点击量:1855

杨玲

青年巴松演奏家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管弦系巴松专业教师

江苏管乐学会理事

中国大管学会理事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曾跟随贾大勇教授、朱垣平老师、李岚松教授及陈建华教授学习。2003年9月,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第一届管乐室内乐比赛,获得木管组优秀表演奖。2004年9月,受学院公派,参加第一届“中德室内乐大师班”,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2005年7月,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第三届管乐室内独奏比赛,获巴松专业组优秀表演奖。2009年在中国音乐金钟奖木管重奏比赛中获入围奖。在2019津宝第五届国际音乐节暨首届巴松大奖赛中担任评委。在2020中国管弦网第一届线上管乐大赛担任评委。

自杨玲从教以来,其学生多次在国内重要比赛中获得名次。在2015长江三角洲管乐独奏大赛中,学生李兰亭获得“大管青年组”银奖,田励骐、杨鑫获铜奖。在2019津宝第五届国际音乐节暨首届巴松大奖赛中,学生杨鑫获得青年组优秀奖,黎瑞林获高中组三等奖。在2020中国管弦网线上管乐大赛中,学生吕姝含获得少年组二等奖。在2020年长三角管乐大赛中,学生吕姝含、钱秋实获得小学组金奖。所教学生考入了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德国汉堡音乐戏剧大学,德国特罗辛根等著名音乐院校。

12岁开始学习巴松

中国管弦网:您是几岁开始学习巴松的?契机是什么?

杨玲:我是从12岁开始学习巴松的,原本小的时候是学习钢琴的,因为当时想走音乐特长生的路线,所以就去参加了一个交响乐团的招生,有幸被沈阳音乐学院的巴松教授贾大勇老师选中,学习了巴松。

老师的引导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管弦网:学习过程中,最难忘的是哪段时间?

杨玲:我最难忘的应该是在中央音乐学院读大学的时候,这四年让我从被动的学习巴松这门乐器变成非常热爱它。

上学期间,朱垣平老师、李岚松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导与帮助他们对学生的那种认真、爱护以及价值观的引领,让我在之后的教学中受益匪浅,并一直以他们为榜样。同时,在学习期间我对音乐理念的认识和认知有了进步,我对巴松这门乐器的热爱也是在这四年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乐器难上手 让我想放弃

中国管弦网:有没有过抵触期或者说是倦怠期?

杨玲:我的抵触期大概就是在刚学习这门乐器的时候吧,在学习巴松之前很少接触过或了解过这个乐器,所以刚学的时候这个乐器本身很重,我那个时候年纪小,觉得拿起来很累。然后,它的气息控制和嘴型都很难掌控,是一个不太好容易上手的乐器,所以在小的时候会有一点点畏难和抵触的心理,也曾经想要过放弃。

对待学生要亦师亦友

中国管弦网:您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具有哪些特质?

杨玲:我觉得作为一个好的老师的特质应该是有明确的判断力和因材施教的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演奏时的一些问题,以及不好的演奏习惯,这个我觉得挺重要的。

另外,我觉得对待学生亦师亦友也是比较重要的,因为这样会跟学生有一个很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知道他们对音乐以及演奏的一些理解和看法会更有益于我们的教学。

音乐不是千篇一律的

中国管弦网:您希望自己的学生拥有哪些特质?

杨玲:我希望我的学生在音乐上有想象力、创造力、有个性音乐是可以在一定规则下有着不同的呈现方式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我希望他们在音乐上可以演奏出自己所想要的东西和理念,在学习和生活中是谦虚和低调的

考级对乐器的推广是有益的

中国管弦网:现在考级的现象很普遍,您对此有何看法和建议?

杨玲:考级的这个内容我接触的并不是很多,因为在江苏巴松的考级并不是特别的多,但是我觉得这个考级对巴松乐器的推广和普及是有益的,同时,也是对于学生不同阶段学习的一个简单的评估和给他们的一个锻炼的机会

小巴松是小朋友非常好的选择

中国管弦网:巴松在国内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冷门的专业,您对学习巴松的孩子们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杨玲:巴松虽然是一门相对冷门的乐器,但是相较于我们小时候学习的环境,现在已经有了非常不一样的发展现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巴松的活动在举办,学习的人数也是不断的在增加。

随着音乐教育、素质教育的推广,音乐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我觉得巴松这个有着古老历史的乐器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所以我觉得这门乐器还是非常值得小学生、小朋友们去学习推进的。这个乐器原来是比较重,那现在有了小巴松的运用,就更适合想从小就学习巴松的小朋友,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