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舒伯特与交响曲,你不得不看的故事

发表于 2019-09-26 17:56:41 来源:中国管弦网 点击量:1077

有着“艺术歌曲之王”美誉的舒伯特

终其一生都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

这位音乐巨匠年仅三十一岁就撒手人寰

不禁让人扼腕惋惜

也许你不知道

他在交响乐这一领域

也留下了很多值得一听的名作

佛朗茨·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于维也纳,从小就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808年8月,他考进了皇家神学寄宿学校,并加入了童声合唱团。像很多其他有天分的孩子那样,他也没能跨过变声这个坎,不久就离开了合唱团。为了生活,舒伯特进入父亲所在的学校担任助理教师,但没能持续多长时间就辞了职,因为他想专注于作曲。1828年11月19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舒伯特在维也纳逝世。

“此处埋葬了丰富的音乐宝藏,还有更美好的希望。”——舒伯特的墓志铭

c小调第四交响曲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816年的时候舒伯特开始在父亲的学校工作。但他并不是很想当老师,每天都过得十分痛苦,一到下班时间就躲进自己的房间创作音乐。由于父亲一开始并不赞同舒伯特辞职,所以他的心情更郁闷了。

在这种环境与背景下,舒伯特创作了c小调第四交响曲“悲剧”。虽然他还是没能完全摆脱贝多芬等人的影响,但已经逐渐显现出自己的风格来了。

b小调第八交响曲

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作于1822年,只有第一、第二乐章拥有完整的曲谱,第三乐章只有九小节改编为管弦乐曲,其它部分仍停留在钢琴曲谱的形态,第四乐章则连草稿都没有。不过,虽然只有两个乐章是完整的,但它的内容已经很充沛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开始着手谱写这首交响曲没多久,舒伯特就患了重病,这可能是他没能继续下去的原因。当然,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我们只能在聆听的时候,默默感受舒伯特的情感世界。

C大调第九交响曲

“它是舒伯特一生最高的成就,是继贝多芬交响曲之后又一部伟大的巨作。”——佩基·伍德福

历时三年多,舒伯特于1828年完成了这部C大调第九交响曲“伟大”。他将作品寄给维也纳的“音乐之友协会”,希望由他们来进行演奏。然而,可惜的是协会觉得这首交响曲太长也太难了,没有办法搬上舞台。无奈之下,舒伯特只好就此作罢。他去世后,此曲的手稿交给了兄长费迪南。

1839年,著名作曲家舒曼在拜访费迪南的时候,发现了这一珍贵的“宝藏”。经过一番周折,此作品由莱比锡布业大厅管弦乐团首演,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如果没有舒曼,C大调第九交响曲可能就会永远被埋没了。

虽然舒伯特的一生都十分困窘

但至少音乐没有抛弃他

直到今天还有无数人怀念他

正如舒曼所说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当着星光树影梦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