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来源:中国管弦网
王方方
国家一级演奏员
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
中提琴专业外聘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管弦网艺术家
毕业于山西太原师范学院,师从王珂老师、中央音乐学院隋克强教授。现任山西省交响乐团中提琴首席,受聘于太原师范学院中提琴教授。2009、2010连续两年授单位推荐赴台湾参演“海峡两岸和平交响乐团”的全国巡演。
2012年荣获山西省第13届杏花奖中提琴独奏奖。
2014年11月,由德国莱比锡爱乐乐团音乐总监麦克.科勒职棒与旅德小提琴博士成功上演了《莫扎特协奏曲专场》音乐会。
2018年荣获山西省第六届校园艺术大赛教师组一等奖。
2018年荣获山西省第七届雏菊杯教师组一等奖。
2018年入选山西省‘三晋人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
2019年荣获山西省第十六届杏花奖。
2020年第七届香港国际音乐节室内乐重奏公开组第三名。
2017年应邀在韩国大邱市参演岭南大学教授合唱团新年音乐会。
长期以来与国内外著名指挥家合作演奏多部大型交响乐,并随团出访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普及高雅艺术,我们扎根基层,进校园进社区,把交响乐带到群众身边。与此同时,作为乐团声部首席,我在积极工作的同时仍旧坚持提高专业技能,多次参演室内乐音乐会,并多次在省级乃至国际比赛中获得殊荣。我热爱我的家乡,热爱我所从事的交响乐事业,更敬佩那些为山西交响乐事业默默奉献的老前辈们,在他们的激励下,我们新一代交响人定会为我们热爱的交响事业奉献力量。
中国管弦网:您是怎么接触到中提琴这种乐器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王方方:接触中提琴也算是一种机缘巧合。我最初是学小提琴的,在当时的学校里有幸被老师看中并成功地改学了中提琴。一开始我有些不适应,也有些小情绪,因为琴变大了,谱号也需要转换。当时是90年代初,网络并不发达,还不能像现在这样随意搜索自己喜欢听的音乐,只是我们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到影像室里看一些资料,那天放的正好是帕尔曼演奏小提琴、祖克曼演奏中提琴的影像,当时我就被这两位大师震撼到了。尤其是中提琴,那种舒缓而温暖的音色深深地打动了我,一下子便让我喜欢上了她,喜欢上了中提琴特有的音色和独特的魅力。并且,我还立志要练好中提琴。同时,希望自己也做一个像viola一样的温柔而有魅力的人。
中国管弦网:在您的学习过程中,有发生过什么趣事或是令您觉得印象深刻的事吗?
王方方:在我的学习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跟中央音乐学院隋克强教授求学的那一段经历。那些年,我和同学结伴奔波于太原和北京之间。十几岁的我们,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要坐一晚上的慢车,凌晨才能到达北京。那时,我们也舍不得买卧铺,都是坐的硬卧。到了北京之后,我们八点钟去老师家上课。隋老师特别慈祥,他会腾出一上午的时间给我们两个人来上专业课。
我上课时,我的同学给我记笔记,她上课时我就在旁边帮她记笔记。中午12点下课以后,我们会搭乘下午三点的火车,第二天凌晨返回太原继续上课,还不能耽误课程。这样一跑一学就是好几年,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求学的欲望使我们变的很坚强,并且得到了隋老师他老人家的夸奖。
他经常说,我们外地的孩子学琴不容易。到他家之后,他会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上课时虽然很严厉、很认真,但课余时间还会给我们冲果汁喝,关心我们。下课以后,他又怕我们迷路,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生怕我们找不到,然后还不放心地亲手画了我们能看懂的地图让我们带在身上,这一幕幕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隋老师是我30年中提琴生涯中对我帮助最大的一位恩师,虽然他已经不在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永留我心。
中国管弦网:您有过抵触期或者说是倦怠期吗?
王方方:说起抵触期,我想了想,可能就在我刚开始学琴那几年吧,也就是80年代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的孩子很少有特长学习,我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业余时间都能玩儿,而自己却只能在妈妈的严厉监督下练琴。心里总是不平衡,所以有时候抵触起来,趁着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时不时偷个懒。但是,我的妈妈态度却十分坚定。对于拉琴这件事情,她觉得必须练,而且要练好。
其实我的妈妈也不是很懂音乐的,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正因为她的这份坚定和执着,使我走到了今天,并且有了今天的收获,我十分感谢她。
中国管弦网:您参加过很多演出,您认为现场演奏的魅力在哪里?
王方方:我认为现场演奏的魅力,主要就在于它的真实性。现场演奏中,舞台上所有的演奏员都会以最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当中,用演奏出来的音乐来打动台下的每一位观众。观众被美妙的音乐所感染之后,台上台下的所有人都会热血沸腾。这样一来,演奏员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会使整场演出达到高潮,演奏效果极佳。
中国管弦网:您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王方方:我的教学理念,首先就是要遵从职业道德与准则,对孩子和家长负责,实打实地将真本领一点点地教给孩子。老师还应该具有打火机的精神,能将学生学琴的热情和智慧的火把迅速点燃,让他们自发练琴,主动学习,这样效果会更好。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他们做规划。
中国管弦网:作为一名老师,您希望自己的学生拥有哪些特质?
王方方:作为一名老师,我并不苛求学生要特别有天分,当然有天分更好,但是我不会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有这方面的优越性。我希望他们能有一个勤奋好学的心态和吃苦耐劳的魄力,这些最重要。
中国管弦网:现在国内考级的现象很普遍,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王方方:其实我认为考级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特别是对于这些业余学琴的孩子们来说,可以把它当成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用来检测自己的不足,见证自己的努力。但是,老师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尤其是家长对考级往往有一种误区,认为学琴就是为了考级。这样的话,容易导致一些老师为了迎合家长的态度,就只教孩子考级的内容,甚至他只让孩子去练考级内容的前半部分。我曾经就见过这样的学生,他已经考过八级了,但还是只会拉一些考级的曲目,不拉别的,而且这首曲目还只拉一半,因为后面一半考官不听了。正是这种误区,导致孩子学琴就是为了应付考级。这样一来,即便这个孩子已经考过九级,甚至考过十级了,但是他的真实水平可想而知。
所以我希望广大的家长们,立足点不要仅仅放在考级上,而是要通过考级这样一个好的平台来让我们的孩子学得更扎实,有阶段性的进步,有目标,从而把他们培养得更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