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来源:中国管弦网
张玮玮
国家二级演奏员
青年低音提琴演奏家
新疆爱乐乐团低音提琴声部首席
中国管弦网艺术家
自小与新疆军区文工团低音提琴首席张英元老师学习低音提琴,2013年获得第二届国际低音提琴比赛成人组银奖,屡次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器乐比赛独奏、重奏一等奖,曾受邀参加中国交响乐展演、海峡和平交响乐团、西部交响乐周、中国交响乐季、国家艺术基金“乐团首席与声部首席培养”、首届广东青年音乐周等演出活动,多次与国内知名交响乐团、指挥家、演奏家合作演出,并同多位低音提琴艺术家学习。培养的低音提琴学生,毕业后已进入专业乐团工作。2014年在《西域文化》音乐期刊发表文章《低音提琴在交响乐团中的作用》,2020年2月,在《民族音乐》中发表《浅析博太西尼b小调低音提琴协奏曲创作技法》,2020年3月在《世界观》中发表论文《提升低音提琴演奏效果的有效途径》等文章。
我和低音提琴很有渊源
中国管弦网:您是几岁开始学习低音提琴的?学琴的契机是什么?能谈谈您的学习经历吗?
张玮玮:其实我学低音提琴应该不是偶然,不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契机。我的父亲是新疆军区文工团的低音提琴首席,我的爷爷则是东北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低音提琴首席,我的启蒙老师就是我的爷爷,所以这样说来也是蛮有渊源的。我成长于新疆军区文工团的大院儿,这个院子的艺术气息非常浓厚,有唱歌的,有跳舞的,也有拉琴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演员都有,我小的时候还经常跑去看演出。
我最早的启蒙老师应该就是我的爷爷了,他教我认音、认谱,包括最基本的持弓、站立,拉琴、长音等等,这些都是爷爷教的。后来爷爷回长春了,于是就由我的父亲继续担任我的低音提琴老师。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成功考入新疆艺术学院附中,之后又顺利地从新疆艺术学院毕业。因为父亲是交响乐团演奏员的缘故,我的学习和演奏衔接得还是比较紧密的。在家我可以练琴,等他们有演出了,我就去看演出,这些便利的条件为我以后更好地融入乐团带来了一点小小的优势。
低音提琴在新疆应该算是比较冷门的专业,当时我学的时候,身边确实没有几个人在学。所以其实在附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在各个乐团实习,像是乌鲁木齐市交响乐团和现在我工作的新疆爱乐乐团。毕业后我正式考入新疆爱乐乐团,之后又考取了首席,到现在已经有十一年了。
在业务这块儿,父亲对我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我在新疆艺术学院上学的时候还获得过奖学金。后来毕业进单位了,又正好赶上西部人才培养计划,这契机蛮好的,我们单位的领导也比较支持。当时每年有五个到中央音乐学院进修的名额,可以对专业有一个提升,这种机会很难得。我在2012年来到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跟着当时的低音提琴主任陈子平教授学习。他可能也知道在新疆出去学习很不容易,所以对我也蛮照顾的,很关注。他的每一节课,不管是不是我的课,我都会去听。乐队声部的排练,低音提琴的独奏、重奏,乐队片段,这些都是完全不同的,演奏方法都很讲究。陈子平教授着重培养我在乐队这块儿,或者说是合奏上的一些技巧。
包括乐队的困难片段这块儿,他对我的要求也很严格,重要的片段都要求我背谱,当然独奏也抓我抓得比较严。正好2013年的时候有一个国际低音提琴比赛,是在成都举办的,于是他就推荐我去报名参加。我当时心里没有底,因为低音提琴独奏比赛本身就比较少,还要到别的地方去参加,确实有点让人担心。
陈子平教授一直鼓励我,王晓亮团长也很支持我,让我全力去参加。那段时间,我很专心地练琴,之后获得了比赛的成人组银奖,那年金奖空缺。
工作当中,2016年的时候又有一个全国交响乐团首席培养计划,选了部分地方乐团的声部首席,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训。于是我又跟着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低音提琴首席张学杰老师和副首席任弼洲老师系统地学了一下乐团的演奏,针对声部管理,重奏、独奏等方面进行了实练。因为当时是在乐团里面嘛,每天不但要参加排练,还要接受一些培训课程,过得也是蛮充实的。最后结业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北京音乐厅以重奏和室内乐这两种形式做了一个结业汇报。
此外,我在2017年的时候还参加了由指挥余隆和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组织的广东首届国际青年音乐周。
保持认真投入的状态
中国管弦网:您参加过很多音乐会,如果想要打动听众,您认为哪些因素最为重要?
张玮玮:这么多年以来,各种形式的演出确实参加了不少,无论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指挥也都见了一些。我觉得不管怎么样,认真这两个字都很重要。就是一定要从自己做起,特别认真地对待每份分谱。因为你是要带领整个声部的,对乐谱一定要非常熟悉,这样才能体会到指挥的要求,然后再传达给声部。
保持认真投入的状态,自己投入了,你的肢体语言,你的感染力,才能打动观众,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
演奏员从小学的就是这个,而我们的平台就是在舞台上的那么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更应该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底下的观众形形色色,各行各业,什么专业都有,我希望用音乐的语言去打动他们,不管是音乐的旋律也好,还是自己的肢体语言也好,都能够带给别人一种美好的感觉。
教学相长
中国管弦网:作为一名老师,您的教学理念是什么?
张玮玮:我自己现在也从事一些教学的工作。说实话,低音提琴一般都是大一些的孩子才学。但是近几年我发现,学的年纪慢慢开始偏小了,那就说明大家对这个乐器的认识也越来越广了。以前很多人看到低音提琴都会说大提琴怎么怎么样,现在既然有更多的人学习,就说明他认识到低音提琴了。我最小的一个学生是从七岁开始学的。
在教学方面,我一直觉得教学相长,不断教孩子的过程,也是提升自己的一个过程。看到孩子的进步,我觉得也会带给他们一些自信。学音乐的孩子一定要有自信,因为你站在舞台上是不需要用语言去表达的,所有的东西都要通过你的琴声感染到别人,所以一定要刻苦练习。
静得下心,吃得了苦
中国管弦网:您能给学习低音提琴的孩子一些建议吗?
张玮玮:我一直给孩子们灌输的就是,不要自夸自己拉得有多么好,特别是弦乐。你的功夫几斤几两,只要弓子放在弦上的那一刻就告诉别人了,所以我希望他们在业务方面能静得下心,吃得了苦。
特别是学习低音提琴的孩子,说实话这个乐器很大,声音又低又沉又闷,所以刚开始学的时候并不是很享受的,练长音的过程真的很枯燥,一定要度过那个困难期。越是基础,就越要扎实。贝斯本身音低,它承担的就是整个乐团低音的根基部分,一定要拉得非常稳。基本功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因为枯燥就减少对音阶的练习。
此外,就是要重视乐队片段的练习,低音提琴现在有专门的乐队片段这一部分的曲目集。如果有条件的话,我都是带着学生先上课,课上完了后留个一部分时间针对乐队片段进行一个训练。因为说实话,学低音提琴,以后都是要走乐队这个方向的,所以在初期学习的时候就要对乐队片段这部分特别重视。